毛岸英上战场前,交代给刘思齐三件事,彰显

年10月,毛岸英与刘思齐在北京结婚,第二年,抗美援朝爆发。抗美援朝爆发后,毛岸英主动请求上前线作战。年10月,医院探望了做完阑尾炎手术后的妻子,告诉妻子自己即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那里的通讯不方便,因此特意告诉她一声,以免得她挂念。刘思齐事后回忆,当时自己太年轻(刘思齐20岁),并没有感觉出毛岸英语气的不同,因此刘思齐也没有多想什么。毛岸英在与妻子见面过程中与妻子交谈了很多,尤其是他临走之前特意交代给妻子三件事,让刘思齐铭记一生。这三件事也充分彰显了毛岸英身上的优秀品质,那么,毛岸英临走之前交代给刘思齐的三件事是什么呢?第一件事毛岸英交代刘思齐,自己走后,无论刘思齐多忙,希望她每个周末都能探望一下父亲。这件事彰显了毛岸英的孝心,其实很好理解,从年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后就离开了毛岸英母子,之后毛岸英与毛岸青相依为命,在上海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直到年,他才在董健吾的安排下前往苏联留学。毛岸英在苏联一直待了十年,直到年才返回国内与父亲相见。此时的毛岸英已经24岁了,可以说在他整个成长阶段,父亲陪在他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因此,毛岸英特别珍惜与父亲的感情。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毛岸英结婚,即使结婚后,他每周都会前来看望父亲,父子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交流机制。主席喜欢夜晚工作白天休息,不过,每逢毛岸英来时,即使主席已经躺在床上,他也依然会与毛岸英亲切交谈,父子两个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床边。抗美援朝爆发后,毛岸英主动要求上前线作战,他心中自然是挂念父亲的,毕竟当时主席已经快60岁了,所以临走之前,毛岸英特意交代自己的妻子,每周都要探望父亲。毛岸英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让刘思齐替自己为父亲尽孝。第二件事毛岸英交代刘思齐的第二件事是希望她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刘思齐的童年比较坎坷,父亲也壮烈牺牲,这让她几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反观毛岸英,是苏联留学生,属于那个年代的高材生。两人结婚后,刘思齐曾经非常自卑,总以为自己的学历不如毛岸英,配不上他。因此毛岸英动身之前嘱咐刘思齐,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既是对妻子的关心,也是对妻子的鼓励。第三件事毛岸英交代给刘思齐的第三件事是拜托她替自己照顾好弟弟毛岸青。毛岸英之所以这么做也很容易理解:他关心弟弟,放心不下他,自己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所以拜托妻子一定要照顾好弟弟。毛岸英小时候与毛岸青相依为命,兄弟两人的感情非常好,而且两人又一起前往苏联留学,异国他乡也生活在一起,两人已经习惯彼此,尤其是毛岸青对毛岸英非常依赖。毛岸英每周也都会看望弟弟,陪他玩一会儿象棋,兄弟两人非常珍惜彼此。毛岸英临走之前放心不下弟弟,因此特意安排刘思齐,一定要照顾好毛岸青。当然,刘思齐也谨记丈夫的嘱托,认认真真完成他交代的三件事。参考资料:《我的爱人毛岸英》刘思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gongshi.com/nwyjc/11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