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说
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企业和公司各级领导以及同事们对我的培育和厚爱。我还年轻,我会珍惜荣誉,希望能到更多的项目中去锻炼自己,带领更多的工友们一起奋斗,为高质量建设百年化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白景阳
员工眼中的白景阳
寰球吉林化建安装公司经理王悦刚
白景阳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成熟起来。他有一颗忠诚的心、感恩的心,他的事迹平凡中透出不平凡,他所体现出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
寰球吉林化建安装公司电焊工段长张忠宝
白景阳作为电焊班长,特别能吃苦。他从来都有一个坚定信念,就是干好自己的事,不怕苦,不怕困难,不讲价钱。他有着高超的技艺和化建人特有的精神,我们是看在眼里,服在心上。
他,经常要忍受高温作业的炙烤,身上留下了无数个焊花“亲吻”的伤疤;他,历经炼化装置建设现场的磨砺和全国竞技赛场的锤炼,用过硬的技术和勤勉的付出成为青年员工的榜样;他,从大山深处走来,用焊花点亮了自己的璀璨人生。
他就是寰球吉林化建安装公司电焊班班长白景阳。今年11月24日,年仅34岁的他,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孜孜以求勤钻研
焊工,是个技术活。尤其是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的炼化工程行业,对焊工的要求更加严苛。
年,白景阳进入吉林化建安装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那个大雪飞扬的冬天,成为他命运改变的起点。
“培训地条件很艰苦,外面下大雪,室内下小雪。听说晚上需要个打更的,我主动要求留下来,这样可以多练习。”白景阳说。那时,上网打游戏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他却拿着焊机,反复练习。师傅高振杰晚上来培训现场查看,看到他骨子里那股认真劲,决定每天晚上指导他。“吃了小灶”的白景阳没有辜负师傅,从60多位焊工中脱颖而出。
焊工是个苦差事,训练的时候苦,到了塔器林立的现场更苦。有的装置施工要爬到几十米的高处,有的罐内作业要忍受高温,有的还是极度刁钻的焊活,需要保持异常姿势而导致全身酸痛。越苦越能锻炼人,白景阳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更加认真,一边听师傅讲解,一边观察师傅的动作要领,包括师傅焊接时脚站的位置、手的方向、眼睛看的方式以及身体重心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的侧面去学习。现场施工高峰期,遇上大的焊口,有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白景阳边干边总结,很快掌握了钢板对接、氩弧焊、高合金压力管道焊接等技术,并摸索总结出很多焊接诀窍。
白景阳检查焊口质量
跑现场、干大修,大大小小10多个工程项目,白景阳的焊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并多次在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还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年,白景阳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飞扬的焊花,如同一道道光束照进了白景阳的人生。在孜孜以求的学习和实践中,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慢慢褪去了懵懂、迷茫和青涩,逐渐在公司青年员工大军中脱颖而出。
焊花点点磨意志
白景阳的手上有十几个烫伤的疤痕,挽起袖子,肩部那处铜钱大小的伤疤很是明显。这些伤疤都是他钻研技术时留下的印记,也是参与项目建设获得的“勋章”。
参加工作以来,白景阳始终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参加了吉化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沙特MMG项目、阿尔及利亚LNG项目、科威特清洁燃油项目等十几项重点工程的施工建设,还被中国石油集团选派参加“国际焊工班”深造学习,接受电焊施工领域的高端培训,一步步练就过硬的焊接本领。
年,吉化炼油厂锅炉安装项目焊接施工遇到难点,白景阳被紧急调入参与攻坚。由于锅炉水冷壁的炉管较为密集,经常出现视觉死角而无法进行正常焊接。白景阳仔细观察研究,利用镜像原理,将镜子放到视觉死角位置进行对照镜像焊接,圆满完成焊接任务,受到项目部领导及甲方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锦州石化二催脱硫塔安装项目施工中,白景阳又一次遇到了难题。二催脱硫塔材质为白钢,由于部分焊接位置无法进行密封充氩,导致不能使用氩弧焊打底。他大胆创新,利用手工焊条进行打底,保证了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科威特清洁燃油项目施工中,白景阳发现一名新加坡技术工人焊接时用的工具和自己使用的工具有些区别,焊接的管线焊缝不仅均匀而且十分美观。“为啥人家焊得这么好,焊枪那么稳?”带着疑问,白景阳仔细观察那名焊工的动作、焊接时的角度,琢磨其中的奥秘。
很快,他恍然大悟,原来国内大部分工程焊接使用的焊枪都是用手作为支点进行焊接,管线在焊接的过程中变热,有时烫手,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焊接动作不稳,影响焊接质量。而新加坡焊工用的焊枪下面有一个固定的支点,在焊接中只要把支点固定住,焊接就会非常稳定,不受温度和情绪的影响,焊接质量也更高。
于是,他吸收这种焊接的长处,并结合传统焊接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焊接方法,焊接速度更快,质量也更高。他还把这套技术总结传授给工友,带动了整个班组焊接水平的提升。
白景阳检查焊口质量
勇于突破敢担当
一个项目刚结束就马不停蹄转战下一个项目,在高温焊水滴到皮肤上时也咬牙忍痛完成任务,在技能竞赛上大胆剔除障碍拿出最优解决方案……白景阳说,支撑自己一次次“闯关升级”的动力其实很简单“:我一个农村孩子,企业培育我迅速成长,让我站在大平台上为国争光,我没有理由不拼下去。”
这个简单质朴的信念,让他在工作中总是主动多干、努力干得更好。
在科威特项目即将结束时,白景阳归心似箭——孩子刚出生两个月他就出国了,现在孩子已经能说能跑会跳。就在此时,接到总包方韩国SK公司求助:焊接遇到困难,请求白景阳到施工现场破解难题。当时,新加坡、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的电焊工程师都不能解决的一个焊接难题,交到了白景阳的手里。近一个月的时间,白景阳查网络、翻书籍,多次实验,最后一次性焊接成功,为总包方避免了一次换管的重大损失,所有工程师都竖起了拇指称赞不已。白景阳说,那一刻,他想起了奥运冠军马龙的一句话:“我是中国造。”
在国外工作累计63个月,他体会过50摄氏度的高温,经历过一天喝五六瓶2.5升水仍不解渴的状态。在国内,他同样顾不上身体的病痛,为了工作挺身而出。
年7月,白景阳做完急性阑尾炎手术不到一个月,得知呼和浩特石化项目告急,立即前往支援。当现场焊工少、焊接量大、焊接速度提不上去影响整体进度时,他主动提出,挑选骨干一起使用二氧化碳焊接,并精心传授焊接经验,既保证了焊接质量,又提升了焊接速度。当了解到储油罐罐壁恢复因焊接而变形的问题时,他仔细询问勘察,提出采取外侧V形坡口、内部背杠刚性固定加反变形法,使7台储油罐罐壁变形问题得到解决,完全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今年3月,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严峻形势,白景阳与工友一行7人自驾车余公里历时20个小时,于次日清晨赶到呼和浩特项目现场。他积极协助作业队配合当地政府进行防疫检查和防控措施落实,全面展开复工复产工作,并逐一攻克焊接难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我还年轻,希望可以在更多的项目中去锻炼自己,带动更多的工友一起奋斗,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白景阳说。
文字
王利夏丽
图片由寰球提供
往期回顾
统筹/责编隋英琦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