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发光

百癫疯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他们

是视力障碍旅客的眼睛

是行动不便旅客的拐杖

是老年旅客的儿女

是危难旅客的亲人

……

他们就是辽宁省“学郭明义先进集体”

沈阳车务段昌图站爱心团队

从年团队组建以来,他们立足岗位全心全意服务旅客,累计帮扶重点旅客2万人次,获赠锦旗47面,赢得旅客广泛好评。

他们坚持把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与客运服务紧密结合,牢记初心使命,体现情怀担当,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绽放光芒。

胸怀赤子之心传递大爱力量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农业人口占比高,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昌图站是沈阳车务段管内一个二等站,作为县里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来往旅客中,务工人员占了大半,大都是大包小裹、手提肩扛,有的还带着年幼的孩子,上下车、进出站十分不便。看到有出行困难的旅客,车站干部职工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着提物品、抱孩子。由此,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信念力量悄然萌发。

为更好地服务旅客,年4月,车站时任客运主任刘凤山按照段里和车站的要求,以“当代雷锋”郭明义为榜样,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带头组建了昌图站爱心团队,吸纳车站客运人员参与。消息一出,不仅车站干部职工积极加入,还得到了职工家属和社会志愿者的热情响应,截至目前,该团队已有28名成员。他们4人一组编成7个班次,每天按重点车次为旅客提供服务,遇到客流高峰时加组服务。

“旅客出门在外,难免遇到不便,我们多问一句、多帮一把,旅客便多一点方便。”现任爱心团队带头人、该站客运主任刘庆春说。

爱心团队急旅客所急,想旅客所想,组建第二年,便被辽宁省授予“学郭明义先进集体”称号。10年来,他们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细化服务措施。针对春、暑运及节假日走亲访友旅客集中等县城居民出行规律,他们每到客流高峰便增加排班,在售票室、候车室积极维持秩序,提供送水和重点旅客帮扶等服务,宣传出行安全常识,今年还特别印制余份疫情防控宣传折,向旅客发放。

考虑务工人员携带物品多,不熟悉网络购票和自助售取票机等服务设备操作,他们准备小推车,帮助旅客推送行李,增加自助售取票机前引导人员,帮助旅客顺利购取车票。为满足旅客在候车时的临时需要,他们在候车室设立服务台和便民餐桌,提供充电器、针线等日用品……在昌图站,爱心团队成员身披绶带扶老携幼、帮难助困的身影,是旅客眼中最靓丽、最温暖的风景。

铭记服务宗旨情暖八方旅客

“时代在变,雷锋精神内涵也在丰富发展。我们要紧握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接力棒,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把客运服务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刘庆春坚定地说。

10年里,爱心团队有成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开,也不断有新人加入,他们先后总结提炼出“爱家庭、爱事业、爱人民”“嘴勤问、手勤做、腿勤跑”“沉稳冷静多思考、耳聪目明多巡视、服务热情多担待”等团队精神,以“宁肯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事难”的工作标准,温暖了万千旅客。

爱心团队成员李东水是客运三班值班员,先后被段授予“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说:“为旅客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旅客的微笑就是我的动力。”

今年1月4日,李东水巡视职场时,发现出站口处围了一群人,迅速前去查看。见到一位女旅客表情痛苦、捂着腹部蹲在地上,他立即上前,与该旅客的母亲一起将其扶到站外,向单位请示后,陪同她医院。医院急诊室,他帮患病旅客挂号、到诊室就诊。医生确诊该旅客患了急性阑尾炎,需住院治疗。李东水又垫付了元住院押金,买来面包、香肠、矿泉水等食品和生活用品,忙前忙后安置二人。母女俩流着泪激动地说:“多亏遇到你呀,不然我们娘儿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谢谢你了!”这样的事在李东水身上、在爱心团队每个成员身上都有很多。

为方便旅客出行,爱心团队成员深入周边33个乡镇、4个农场、个村民委员会,向村民发放最新列车时刻表和疫情防控宣传折,详细介绍列车开行情况,提示提醒出行需要携带身份证等注意事项,并留下联系电话,方便为村民提供咨询、购买车票和接送站等服务。

他们还与昌图县救助管理站共同搭建了协助困难群体出行的绿色通道。春运前夕,一对家住昌图县马仲河镇的夫妻通过救助管理站找到刘庆春。了解到这对夫妻因视力障碍出行不便,刘庆春帮助他们拿到了事前电话预约购买的车票,又安排爱心团队成员从进站、候车到乘车全程服务,并与车上工作人员做好重点交接。临别时,这对夫妻激动地说:“昌图是我们的老家,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就是我们的亲人。”

爱心团队还积极组织开展义务献血活动,团队成员赵腾楠、孙晓芳等人都曾多次义务献血。他们用一桩桩、一件件扶危助难、无私奉献、拾金不昧的动人故事,让旅客感受到站如到家的温暖,让昌图县百姓把铁路人当成了亲人。

无畏疫情风险勇担守关使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两年春运昌图站出行旅客虽然减少了,但爱心团队却有了更重要的责任使命——严把阻断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关口,确保旅客健康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爱心团队成员、客运四班值班员王文忠,主动承担起候车室、走廊、楼道和重点场所消毒任务。他每天提早到岗,对候车室、卫生间等旅客密集处所喷洒消毒液,对职场内各处扶手、门把手等人员频繁密切接触部位仔细擦拭。这样的消毒工作每隔6小时就要重复一次,这对54岁的王文忠来说是不小的工作量。在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王文忠还组织班组职工一起学习防疫常识和安全知识,带头写下抗疫保证书,面对疫情风险更是临危不惧、奋勇担当。

去年4月1日,车站接到烟台至佳木斯K次列车长通报,列车上有一名境外返回旅客将在昌图站下车,需要办理交接。王文忠第一个站出来说:“让我来。”他依照防疫要求穿戴好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手套、鞋套,提前到达指定接车地点。与列车办理交接后,他逐项完成旅客信息采集、测温,以及与地方防疫部门交接等程序,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这场持续至今的抗疫战斗中,王文忠和客运一班值班员魏德海、二班值班员孙大为等爱心团队成员不惧危险,忘我奉献,冲锋在前,带动大家积极投入到服务和确保旅客出行安全的工作中。今年春节前,一位乘坐重庆至哈尔滨西K次列车去往哈尔滨的旅客担心出行受到疫情影响,提前4个小时便赶到车站,上车前她感动地说:“这么早到,就怕出行不顺畅耽误回家过年。没想到车站秩序井然,环境整洁温馨,爱心团队成员还给我送来热水、主动引导我乘车。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铁路的服务让我感到贴心、安全。”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时时处处做好事。10年里,昌图站爱心团队以雷锋、郭明义为榜样,把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到服务工作里,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展示了良好的铁路窗口形象,让雷锋精神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文字:李华飞刘洪喜

核稿:谭柏

照片:张一宁王浩

编辑:鲁海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gongshi.com/nwyjc/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