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继发于上感或肠道炎症。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病变常累及回肠末端的一组淋巴结,故腹痛发生于脐周或右下腹,并有固定压痛点,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但偶可于右下腹扪及小结节样压痛肿块,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无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轻度升高。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无需手术,保守治疗后病情缓解可治愈。
一、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点:1.大多会在呼吸道疾病或肠道疾病中并发,临床表现为烧、腹痛、呕吐,或者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
2.通见右下腹和脐周疼痛。
3.B超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二、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发疾病一般是上呼吸道(鼻、咽、喉)感染或肠道感染所致,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A组链球菌咽喉炎、病毒或细菌性胃肠炎等都是常见原因。
那么,怎样治疗或控制好原发病呢?既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会因上呼吸道(鼻、咽、喉)感染发生,那么,就需要注意保暖,增强体质,以防感冒引发鼻炎或咽喉炎等炎症。
如果是肠道感染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做的是讲究饮食卫生,不要吃(饮)辣椒、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生冷的瓜果,冷的饮料、牛奶等要热一下再让宝宝喝。
如果孩子颈部合并有淋巴结肿大,那么,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淋巴结炎。随着原发疾病好转,病根渐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炎自然会随之好转。
三、肠系膜淋巴结炎怎么调理?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很多病毒感染的常见并发症。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疼痛发作叫频繁的时候建议吃稀饭等半流质甚至流质的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目前的宝宝腹痛、呕吐怎么办?可采取外贴敷于肚脐部位、靶向定位给药的方法,贴于患处,然后用手掌轻按药贴背面,使其充分接触皮肤。贴敷期间洗澡要避开膏药,局部可改为擦试。换药时皮肤上可能有膏药残留,可用宝宝贴敷专用脱胶液,清理后换上新药贴;如果衣物上有膏药残留,可用食用碱清洗。贴膏药时应尽量避免按压患处;用贴时尽量让膏药部分覆盖住患处,这样可以保证药效;一贴用完在撕下时如果感觉疼痛,可用宝宝贴敷专用脱胶液,脱胶液浸润药膏和皮肤的接触面等待1分钟以上即可自然完全脱落。如果是肠系膜淋巴结一定要贴在肚脐上面。
三、鉴别诊断:
(一)与肠痉挛鉴别:
小儿肠系淋巴炎是免疫病,用激素治疗;肠痉挛是神经粘膜紊乱,用解痉药。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小儿肠痉挛出现腹痛,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面色苍白,额头冒汗,四肢冰凉,间歇期腹痛减轻或玩耍如常,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又发作,发作时患儿常捂腹、弯腰、拒按、不合作、间歇期患儿常难诉清腹痛部位,腹痛消失或仅有脐周隐痛,全腹软,无明显固定压痛或反跳痛。
(二)与小儿阑尾炎鉴别:
易混淆,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患者均可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疼痛及压痛等。其鉴别方法如下:(1)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症状,反之则是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2)腹痛的性质: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部位多不固定,不呈进行性加重,可有缓解期,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而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腹痛为特点,腹痛较重,呈进行性加重,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3)体温: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体温极少超过38.5℃,急性阑尾炎患者体温则常在38.5℃以上;(4)白细胞计数: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常12×/L以上,可达20×/L,中性粒细胞达85%以上;(5)B超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可提供准确依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