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复读齐鲁壹点

文:赵春东那年,我复读年,对我来说,刻骨铭心!我落榜了,而且摔得粉碎!其实,当时在我们学校我可是铁定的苗子,是内定的本科啊!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我确实落榜了。当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委培生刚刚普及,而我由原来的苗子落到委培生,心里不甘啊,且不说家庭的问题,自己的内心又如何平复呢?那一年,我在文科班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高三几次考试,特别是春节后的模拟考试我都超出预设的本科线不少,自己对生活充满期待,甚至表现得有些“嚣张”,好像谁都不放在眼里,然而,高考时我最拿手的语文竟然没有考及格,直到现在我都思考不出到底原因出在了哪里,反正事实是我落榜了,而且伤得不轻。按照学校的计划,我从六十里外的老家骑车赶到学校,当老师把分数单交给我时,我一看分数犹如晴天霹雳,感觉天塌了一般,老师一个劲的安慰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自古没有常胜将军,我如何听得进去。老校长摸着我的头,拍拍我的肩膀,说:“再来一年吧,学校支持你!”我说不出什么,只得说“回去考虑考虑吧”。蹬上自行车就像掉了魂一般,感觉天旋地转,一路上看到每一个人都像笑话自己,真想找个车撞死算了。恍恍惚惚间回到家里,我倒头便睡,任谁喊我,我也不答应。第二天早晨,父亲说:“不过是次考试,如果是能力不足,实力不济,那就不要再读,明天开始去打工;如果是发挥不好,尚没服输,那就振作精神,准备再战一年。”我当然是不服输的,又怎会甘心!在家冷静了几天,我踏上了复读的路。原来的学校是没脸去了,“好马不吃回头草”,于是我来到一中。来到新的学校,在教导处交上分数单,我的分数是不用再交复读费的,老师告诉我教室在哪里,让我自己去。那时一中还有很多平房,复读的教室就在平房里。来到门口,我犹豫了好久,围着教室转了好几圈,还是拉不下脸走进去。忽然,有个熟悉的身影一晃,那也是我原来的同学,他悄悄地向我摆手。我来到窗前,他用手指指窗户,我心领神会,窗户比较低,于是我纵身从窗户跳进去,就这样复读的生涯从爬窗户开始了。随后的几日,我经常感觉到有好事的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说,那就是在二中常常考第一的某某某,敏感的我不想去说什么,我低下头做该做的事,我只有用成绩才能告诉别人我是谁。“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挑灯夜战,我早起背书,第一次期中考试我杀进前十,我也感觉到原来的学校和一中确实有差距,自己原来也确实有不少缺陷,所谓知耻而后勇。第二次考试我追到了前五,从此没有人再议论我了。记得有一次,后座的同学有个历史问题不知从何答起,他们讨论了好长时间,正好历史老师走过来,于是他们问老师,老师突然间也觉得无从下手,说要不查查课本。我轻轻地说这个问题在课本的多少页,老师和同学迅速地翻开课本,果然,找到了答案的要点。可是从那以后,历史老师很少再提问我了。历史老师一头披肩发,是同学们心中的美女老师,甚至是“梦中情人”。为此,那些同学后来没少揶揄我,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当又一次来领通知书时又碰到了老师,老师问我考哪去了?当我说出学校时,老师一副惊讶状,让她失望了。还有一次,我们几个附近的同学准备捉弄一下英语老师,英语老师比较年轻,刚毕业。对于一些知识可能准备不够充分,那次自习课,我们有一个问题,课下讨论了一段时间,纠结于B和C,答案是C,于是我们问老师,并且告诉老师答案是B,可我们不明白,于是老师分析了一番,一会,一个同学小声的说,老师我们刚才把答案看错了,老师好一通尴尬。春节后的四、五月份吧,我感觉肚子痛的厉害,也许是吃什么吃坏了肚子吧。来到校门口的诊所,拿了治疗闹痢疾的药,可是不管用,还是疼的厉害,终于我还是不能忍受了,医院,挂号、排队,一通检查下来,医生问我有没有陪你来的,我说没有,医生告诉我得了急性阑尾炎,最好住院治疗,当然万不得已可以做保守治疗。我有些天旋地转,这么紧张的时候我怎么敢耽误时间。于是,从那天开始我每天中午午饭后来到校门口的诊所挂吊瓶,忍着疼痛看着满眼的白墙,药液一滴滴走进我的身体。时间一天天过去,疼痛减轻了许多,可我的两条胳膊肿的抬不起来,连日的输液血管都有些僵硬了。有同学问我你每天都去干什么,我苦笑着说出去玩了。那天学校大休,回到家里,我看到在北京工作的二哥回来了,家里气氛有些凝固,我感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在厨房里做着饭,我去问她,母亲说没有什么事。我最终也没有弄清楚,第二天我如期返回学校。大约一周后,二哥找到学校对我说“咱爹动完手术了,医院看看吧!手术挺成功的。”突然的消息让我难以接受,我说“咱爹怎么了?”二哥告诉我,父亲得了癌症,早期,手术很成功。医院,又是满眼的刺眼的白墙,病床上父亲浑身几乎插满了管子,鼻子上、嘴里、肚子上……我忍住眼里的泪,看到父亲嘴角露出微笑,用眼神告诉我他很好。此后的一医院看望父亲,从那时开始也改变了自己志愿,原本我想做记者或者铁路,可是那些毕竟要不少学费,我还是选择了师范院校,当时读师范,学费低,国家每月还有生活补贴。医院时,发现父亲不见了,同室的病友告诉我父亲回家了。怎么会回家呢?医生没说让出院啊!高考过后,母亲才告诉我,本来还要住半月,可是看到我的样子,怕耽误我,父亲拧着提前回家了,一直到现在,我的心里还总感觉不是滋味。高考如约而至,对于第二次高考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带着许多的期望我走进考场。然而命运弄人,我的高考又成为一次伤痛的经历。报志愿时(那时先报志愿,再考试)我选择了山师,而且本科只报了一所,还不服从调剂,决心非山师不去。分数出来了,我得了,当年师范类竟然比普通类分数线高。不幸的是我压在本科线上,由于不服从调剂,山师没去成,本科没读成,最后不得不去了师专。二十四年过去了,每逢高考季,高考的经历和故事总是在梦中出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两次高考的经历在我的人生中都会有难以磨灭的痕迹,更给了我无数的人生启迪。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gongshi.com/nwytp/1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