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喜获病人赋诗点赞
7月7日上午8点,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生李静军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94岁的患者赵叙根老大爷写了一首诗《致李静军医生》,并发表在《鹃城诗词》上。赵大爷将书籍亲手送到李静军医生手中,并当场声情并茂诵读起诗来:“人生正步入中年,救死扶伤乐未闲。寿命一生众皆惜,从医德术自求严。”
“李医生好哦!服务好、态度好、水平高,病人些都很喜欢李医生,还有叶医生,对我们老年人都非常关心。”一提起李医生,赵大爷满口称赞。
正如诗里所写,作为党员、作为门诊部主任,李医生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待病人,他时时去关怀、常常去帮助,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安抚他们情绪,耐心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争取患者的最大配合。对待专业,他一直不断学习钻研,做到精益求精。对待同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经常举办学习讲座,鼓励科室年轻技术骨干进修学习。他勉励自己要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医生。
赵大爷口中的“李静军医生”“叶琨医生”等党员干部、青年骨干正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他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学史力行践初心,暖心服务获锦旗
“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你们不愧是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我的感谢之情无以表达,送上一面锦旗深表对黄璐科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真诚感谢!”
近日,47岁的谭大姐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仁心仁术”的锦旗医院内科住院部医护人员们手中,感谢住院期间医护们对她及时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谭大姐突发“心累、心悸、气促”被收治到内科,医生根据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综合考虑其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联合瓣膜受损,心功能不全。因病情较重且对于这个病症来说发病年龄较轻,立即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住院期间,医生积极给予治疗。内科主任黄璐观察到她情绪不好,及时给与她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帮助她消除恐惧心理。
医护团队对谭大姐体贴入微的关怀、精心的护理及心理疏导都让她重拾面对疾病的信心。她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快趋于稳定。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医院完成“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很快便康复出院。
小小锦旗不仅代表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赞许和信任,医院党史教育学习成果的肯定。
“开心”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暖到了叔叔阿姨们
7月16日,一位5岁小朋友“开心”在妈妈的陪同下抱着锦旗和医院急诊科,感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
事情发生在几天前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开心”在小区内玩耍时不慎摔倒,导致下巴磕在了台阶上,伤口处血流不止,情急之下医院跑去。
医院后,不知所措,值班门卫见状,为母女俩完善体温检测后,径直带着“开心”妈妈朝着急诊科医生诊断室跑去,急诊科值班医生胡国涛一边安慰鼓励着小“开心”,一边极其小心地清理着伤口。
“6cm!需要缝合。”
胡国涛清洗伤口后,发现伤口较长,为了不影响孩子美观,需要进行美容缝合,过程较复杂,需要孩子配合才行。
胡医生向“开心”妈妈讲解了清创缝合方案后,妈妈欣然接受并签字。缝合过程中的情景,“开心”妈妈历历在目:“不仅手法细致(里外缝合两层,外层缝合8针),更重要的是一直不断地鼓励和安抚孩子,让整个过程很顺利。”缝合结束医生还详细讲解了后期换药和防疤痕处理流程,并叮嘱“开心”要定期来院换药。
近日,“小开心”恢复地很好,在妈妈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急诊科,将两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交到胡医生和医护人员们的手中,用稚嫩的童声说着:“叔叔阿姨,辛苦了,谢谢你们!”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
“开心”小朋友,叔叔阿姨也祝你天天开心,健健康康!
这面锦旗不是个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已陆续收到了患者送来的10余面锦旗和感谢信,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认可。
名医家门口坐诊,做好健康守门人
7月22日下午,友爱镇卫生院专家门诊谭继鸿医生在诊室里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是曾经多次来院就诊的病人胡女士。胡女士上前拉着谭医生的手,激动地说道:“谭医生,好医生,感谢你,治好了我们一家人的病,现在‘家门口’就能找你看病,真的太方便了。”
胡女士家住友爱镇三元村,年的一次健康体检,她偶然发现自己右肝处有一大小约6.5*5.2cm的肝囊肿,随后医院谭继鸿医生开始接受中医诊疗,经过中医调理后,年复查时,彩超结果显示她的肝囊肿已经缩小到1.7*1.4cm。自从听说友爱医院共建成为紧密型医共体单位,谭继鸿医生从年3月11日开始,每周四都会到友爱镇卫生院看病坐诊,胡女士及家人就免去了看病时的来回奔波。
胡女士的丈夫谢先生多年来备受肾结石困扰,在院外经历过几次碎石都不见成效,最后找到谭医生,在谭医生5副中药诊治后终于排出了困扰多年的“石头”;其女儿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过谭医生诊治后,病情也得以治愈;近日,胡女士儿子的面部痤疮在谭医生的诊治下也有了明显改善。
胡女士为了感谢谭医生帮助她们一家四口解决了疾病痛苦,特意在周四下午谭继鸿医生在友爱镇卫生院坐诊这天,送来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表示对谭医生高超医术的感激之情。
筑牢免疫屏障收获群众点赞
“感谢第三工作区新冠疫苗接种点朱所长团队全体医务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为你们认真、细致、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点赞!”
7月23日上午7点30分,郫筒街道华侨凤凰城居民给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三工作区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们送来了感谢信。
“15天之内有接种过其它疫苗吗?有没有感冒发烧?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是预检登记处杜跃洁和同伴说的最多的话,为了保障群众接种疫苗安全,虽然早已口干舌燥,她们不辞劳苦,一坐就是半天,每天询问接种群众多达千次以上。
中心公卫所副所长朱红莲总是每天24小时保持在线状态,无论是物资准备、人员安排、安全保障等,她都一一安排部署,每天接种结束后无论再晚,她都会组织接种人员总结当日成效和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班是她的“家常便饭”,每日行走两三万步是她“标准配置”,常常连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同事们常常对她开玩笑讲,别人是“万步有约”,你是“加强版万步有约”。
“晚班打针、周末打针、节假日打针”,是近3个月以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全体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为了完成接种工作任务,她们执行有力、敢于付出、勇于担当,没有半点怨言。面对表扬,接种点全体医务人员表示,她们将不辱使命,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做好疫苗接种和后勤保障,及时为群众筑牢免疫屏障。
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动情送锦旗
7月29日早上8点20分,77岁患者简元珍的家属将一面“医者仁心”的锦旗送到了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区,感谢综合病区张敏医生及医务人员对简婆婆的精心治疗和贴心照护。
7月21日,简婆婆因多年反复发作的心累加重,行走即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夜间不能平躺入眠,伴有咳嗽症状,由家人陪护住院治疗。经张敏医生诊断,简婆婆的症状因慢性心衰加重所致。随后科室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随时告知家属治疗进展,并在治疗期间疏导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经过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现在简婆婆的症状明显好转,并能下床独自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简婆婆老伴许大爷表示,一年前,他本人因糖尿病在中心住院治疗,至今血糖一直控制满意,所以当简婆婆出现不适时,他第一时间要求家人送至中心治疗。“张医生让我们出院我们就出院,我们相信你们”,在简婆婆即将出院之际,许大爷特意送来这面锦旗,表达对综合病区医务人员的诚挚感谢。
酷暑中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暖心了
近日,一位产后妈妈拿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身后跟着抱着3个月大宝宝的丈夫,一家三口在酷暑中,只为感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和专业照护。
年年底,文女士临时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和孕期瑜伽体验。一节体验课程下来,让原本对怀孕生产满是焦虑的文女士萌生了信心。文女士对孕育不同时期产生的疑问担忧,总能在妇幼保健院的课堂里得到解答,在一次次孕期瑜伽身心灵的练习中,在老师的鼓励中,原本一心只想要剖宫产的文女士逐渐建立了顺产的信心,同时创造更佳的顺产条件。医院专业的医护团队产生了信任。在医护人员线上线下的陪伴与指导下,4月下旬文女士顺利自然分娩。出院后产科团队的关爱并没有中断,文女士又参加了产后恢复瑜伽课堂。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文女士将感谢信和两面锦旗交到妇产科主任卢春梅、护士长李华以及助产士邓霖溪手中,特别感谢产科医护团队,感谢他们精湛的技术和无限的爱心与耐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