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扶贫故事张奎牛肩山上风正暖

山东公务员有多少得白癜风的 http://www.hldxc.com/bdfpf/bdfpf/m/2855.html
牛肩山上风正暖张奎

群山在夜色中绵延,一轮圆月悬挂在明净的夜空,高高的牛肩山在月光下静静伫立,仿佛在一望无际的时光里凝望着日月的轮回、岁月的变迁。

夜深了,被群山裹在褶皱深处的山村显得格外寂静,几点稀疏的灯光隐隐约约,山对面的那只老狗循着风吹草动对着漆黑的夜色偶尔空洞地吼上几声。

这山间漫无边际的夜,深沉而苍凉。

牛肩山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长陆春坐在灯下记录着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三月深夜的山风带着浓浓的寒意从窗户的缝隙钻进屋里。村委会大院静悄悄的,白天的喧闹嘈杂都隐进了寂静的夜里,队友们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叮叮当当”的手机铃声划破了屋子里的宁静,陆春拿过电话,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在手机屏幕上闪烁着,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喂,你好,我是陆春,请问你是……”

“我……你别管我是谁!我,我是牛肩山村的群众代表,现在是代表群众跟你说话!”电话那头一个带着醉意的男人大着舌头嚷嚷着。

这不是村里有名的浪荡汉二狗么,这么晚了装神弄鬼的,这是要干什么呢?

驻村两年,陆春对村里的所有建档立卡户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二狗是个40岁的光棍汉,家里有两个老人,父亲身患残疾腿脚不便,老娘经常病病歪歪,家里穷得扔个石头进去都碰不着一件像样的东西,一间土坯屋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还未出世时他爹跛着脚垒起来的,如今已是通风漏雨,摇摇欲坠,他却一副天塌下来无所谓的样子,一把年纪了还吊儿郎当,整天东逛西荡,凭一张特别能胡侃海吹的嘴诳吃诳喝,不务正业。

“哦,是么?那你就代表人民说说看嘛。”陆春知道他又喝多了,故意不点破,听他要说些什么。

“陆队长,我今晚代表大家跟你下最后通牒,你们种在我们地里的什么‘雪裙仙子’赶紧来挖丢!这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祖宗庄稼,可把我们坑惨了。都三个月了,毛都不见长出来一根!再种下去,给是想给我们老百姓吃土该?”二狗牛气冲天,舌头也似乎顺溜多了。

陆春听到电话那头另一个声音也大着舌头附和着说:“就是就是,挖丢挖丢,这种庄稼要不成!”

陆春皱了皱眉头,这群嗜酒成性的家伙,一定是又聚在一起喝得醉醺醺了。

“哦,是二狗哥啊,你是不是又喝酒了?我这两天正要找你呢,筹备易地搬迁建房子的事你办得咋样了,材料都备齐了没?”陆春故意转移了话题,她知道此时跟酒醉的对方做任何解释都是白费功夫。

“我,我没喝酒,我清醒得很呢!你嘛跟我扯盖房子的事,我跟你说的是种植竹荪的事情,你给是想忽悠我们?你们不来挖,明天我们就自己去挖掉!脱贫摘帽搞收入是你们干部的事,我们农民只管肚子饱,你们的竹荪要是耽误了我们种地,整给我们饿肚子,小心你们饭碗不保!”还没等陆春作出反应,电话就被掐断了。

二狗读过初中,又有语言天赋,经常作为村里汉语不熟练的哈尼群众的“第一发言人”对外发声,一向自认为说话很有一套。

“嘿,真是‘酒醉英雄汉’,还学会威胁人了!”陆春苦笑着摇摇头,无奈地放下电话,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陷入了沉思。

陆春出生、成长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也是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偏僻山村,陆春自小就没了娘,娘在生下她后发生血崩,医院的山路太崎岖,还没到半路就咽了气。父亲在她七岁那年上山采野生石斛,准备换了钱让她去山外的学校念书,结果被自己放倒的树桩戳穿了肚子,也撒手而去。

失去了双亲的陆春,是在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的关照和帮衬下长大的。她的血液里流淌着对农村的深切感情,她多舛的人生经历让她对社会、对农村落后的现状多了一份厚重的责任感。

到牛肩山村驻村是她主动向领导请缨的,这里曾是公公刘山工作过的地方。

公公是一名老农科干部,曾带领工作队员驻扎在牛肩山村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在这里种植下了板栗、茶叶。然而大山疯长的草木和村民的懒惰让已经种植成活的板栗基本上“全军覆没”,只剩下几百亩茶地在杂草丛中“自由生长”,一年到头也产不了几斤茶叶。这里的村民“宁愿苦熬也不愿苦干”,种下的经济作物只管收成,不思管理,产业扶持和发展困难重重。

从公公片段式的回忆中,牛肩山这个全县偏远闭塞的“老大难”少数民族贫困村在陆春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与曾经一样贫穷落后的家乡太像了。她把刚满一岁的女儿交付给了公公婆婆,把家丢给了丈夫刘屹,收拾好简单地行囊,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大山。

她想循着公公的足迹去探寻一条新路,去播植一轮新的希望,她热切地想扎身进农村,真正帮像家乡一样贫困落后的村子做点什么,来回报她真切热爱着的广大农村曾经给过她的醇厚的温暖。

尽管内心对农村揉满了真挚的温情,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踏进牛肩山村,这里的偏僻、落后、贫穷还是令她蹙起了眉头。

重重的大山隔绝了发展的触角,村子里居住着百分之百的哈尼族群众,通信不畅,信息闭塞,许多年长的村民连使用汉语交流都十分困难。一条坎坷不平、灰尘飞扬的土路弯弯曲曲延伸到村委会,沿途破旧的土基房、叉叉房豁嘴缺牙、垂头丧气,路边地里的玉米细小瘦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屋后的茶园杂草丛生、草比茶旺,家徒四壁的村民不思进取、嗜酒成风,常常聚在一起喝得烂醉,大呼小叫、吵嚷谩骂,寨子里浊气横流。

驻村两个月,陆春的足迹踏遍了牛肩山村的每一户农户。初步摸清了村情后,她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很显然,要改变这个产业发展和群众观念严重滞后的贫困山村,光有激情和感情是不够的。

牛肩山村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温暖,海拔落差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作为一名农科干部,陆春欣喜地发现这里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同时她深切感受到,正如公公刘山所描述的,这里的老百姓传统的惰性思想严重,脱贫致富意识淡薄,发展致富三不足——“先天不足、动力不足、干劲不足”,祖祖辈辈耕种着几亩薄田瘦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却自诩“知足常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只有彻底铲除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惰性’顽疾,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成果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牛肩山村的这顶贫困帽子才能真正摘除!”迅速熟悉情况后,陆春与老杨支书坐下来对牛肩山村的村情和产业发展资源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

“小陆,你是个很有头脑的伢咪(哈尼语:姑娘),你是真心为我们牛肩山村发展而来的!我们村的问题你看得很准,我支持你的想法!”相处了两个月,村支书老杨感觉到眼前这个身材瘦小的姑娘,年纪轻轻却能吃苦、有想法、干劲足,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做事认真细致,有板有眼,他打心眼里佩服她。

今年50多岁的老杨是个退伍军人,老党员,在村里干了二十多年,他热爱家乡,有强烈的责任感,但苦于文化水平低,思路窄,办法少,对于家乡的落后面貌一筹莫展。在听了陆春“联系市、县农科部门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实用培训,借助县里‘’产业发展政策引进种、养殖业龙头企业免费扶持种苗,科学规模地发展生态土鸡、肥猪饲养,在沿河的田地里种竹荪、魔芋等新兴产业,在茶园里养殖生态土鸡、套种坚果发展立体种植,以造血、输血式的方法来促进牛肩山村的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设想后,老杨激动得丢下手中的水烟筒拍手称好。

他被陆春的激情和干劲深深感染,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着乡亲们跟着这个有想法的姑娘干出一番名堂!”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从此,牛肩山村的山路上,村民们总能看到头发花白的村支书老杨骑着他那张被村民们戏称为“牛肩山第一响”的破旧摩托车,带着身材瘦小、总是扎着马尾辫的驻村工作队长陆春顶风冒雨地奔波在群山间的羊肠小道、农户家、田间地头。

村民们渐渐感受到这个山外来的“啊哈伢咪”(汉族姑娘)瘦小的身躯里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她亲切的笑脸总能把大家聚在一起,她好听的声音让大家都能听懂她说的汉语,她发放给大家的鸡苗、猪仔生病少、长得快,她说话爽直却又饱含真情,她总是把每一家的困难疾苦装在心头,她把大山深处亘古的山风变得那么温暖,吹醒了哈尼人心头沉睡的致富梦。

半年多后,村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带着当初提供种苗的企业、商户上门,把村民们科学养殖的生态土鸡、肥猪“组团收购”了,村民们捏着手头厚实的荷包喜笑颜开。

“陆春伢咪,多亏你啦,帮我家解决了想养猪没本钱的困难,我家今年卖了十多头肥猪、一百多只土鸡,加上政府的补助,两个伢哟(儿子)读书不愁了,我心头的大石头搬丢了,晚上睡得着觉了!”哈尼大哥瓦三冲着陆春笑得爽朗开心。

“伢咪,我家养的二十多头肥猪全卖了,今年收入拿拿拢拢少说也有四万多,加上政府的六万块建房补助,看样子我家新房子盖得成了。等明年新房盖好了,你一定要来跟我住几天哦!”哈尼大嫂阿贤拉着陆春的手舍不得松开。

看着乡亲们日子有了改善,感受着牛肩山村悄然发生的变化,陆春心里充盈着满满的喜悦。

良好的开端铺设了希望之路,牛肩山村群众的信心增强了,干劲足了,大家的致富梦想和热情被点燃。

趁着群众高涨的热情,陆春带领着工作队员再一次走村入户,动员和引导村民们在河谷沿线的田地里种植具有“菌中皇后”之称的竹荪。挖沟、铺菇床、播种、覆土、搭棚,一番辛劳忙碌后,三百多亩竹荪在河谷两岸安家落户。

就连浪荡汉二狗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看着乡亲们个个增加了收入,二狗的心也活了:“谁天生愿意当懒种啊,有人牵、有人拉就要赶紧跟着走啦!”在工作队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把河谷里的五亩田撤干,全部种上了竹荪。

陆春和队友们把汗水和真情洒在这大山间的土地上,看着一片片菇棚绵延着布满河谷,大家心里感受到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充实感、成就感,用工作队员小蔡的话说是:“累并快乐着!”

可事情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几乎天天都要到菇棚里去,浇水、除草,兴奋地等待着这传说中穿着白纱裙的“雪裙仙子”面世,据说这东西一公斤就能卖两三百块钱,一亩地可产效益一万元左右,大家边干活边预算着这笔可观的收入,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村民们看着精心料理的菇床上仍然毫无动静,渐渐失去了耐心。

两个月后,村民们去地里的趟数慢慢减少,最后干脆一股脑儿扔给陆春和队员们,甩手不管了。

“这娇气的蘑菇真矫情,像姑奶奶一样侍奉了几个月,连个脸都不露,简直是糟蹋了好田好地!”

“是啊,就是女人怀个娃娃,三四个月也该有个动静了呀,肯定早就死了,还白白占着地!”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情绪开始不稳定了,闹着要把菇棚拆掉,把地翻了种玉米。

陆春心里也急啊,按说三个月的时间菌蕾早就该长成了啊,她仔细察看了菇床,发现菌丝还在,可就是长不成菌蕾。她查看了许多资料,多番研究思考,却仍然不得要领。

这不,今晚灌了几口猫尿的二狗又发酒疯,打电话来发了那么一通牢骚。

“村民们明天不会真的到地里把竹荪菌种挖掉吧?”陆春想起二狗刚才说的话,不由得忧心忡忡起来。那是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种下去的,陆春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是村民们一冲动,几锄头下去,所有的辛苦和心血就白费了。

“叮叮当当”的手机铃声再一次划破了夜的寂静,是不是二狗又有什么“最新指示”了?

陆春拿起手机,这回屏幕上显示的是家里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公公刘山宽厚慈爱的声音:“丫头,还没睡?”

“哦,爸,还没呢,你怎么这么晚了还没休息?有事么?家里还好吧?”陆春这才猛然想起,驻村到牛肩山村以来,每天都要雷打不动给自己一个电话的丈夫,竟然破天荒地三天没有一点信息了,近几日因为村里竹荪种植的事让陆春焦头烂额,竟然没有觉察到异常。

“该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吧?”陆春心里“咯噔”一下提了起来。

“哦哦,没事没事,这几天家里有点忙乱,刘屹没顾得上打电话给你,我怕你牵挂,给你说一声,家里没事,你安心工作。”公公刘山被家里人称为“资深老党员”,一辈子党性强,顾大局,做人做事清正坦荡,一直把陆春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

陆春听出公公话里隐藏了内容,着急地追问道:“爸,家里怎么啦?刘屹和糖糖好好的吧?妈也好好的吧?”这几天,为了尽快找到问题所在,陆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了菇棚里,白天查看土壤、菌种变化,测温度湿度,晚上做观察记录,翻阅资料。她像着了魔一样,除了菇棚、菇床、竹荪,大脑“自动屏蔽”了其他所有事情,以至于丈夫和家人几天没跟自己联系都未察觉。

“别急别急,你瞧,我说不给你说吧,你妈怕你多想,偏要我给你报个平安。嗯……是这样的,刘屹这几天急性阑尾炎做了个小手术,糖糖前几天也是突然发高烧,家里这一乱,就没顾得上跟你说一声。现在已经好多了,刘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糖糖今天下午也已经退烧,刚刚喝了粥睡了。你别着急,家里还有我跟你妈呢。”刘山隐匿了一切辛苦,宽慰着陆春。

公公的安慰让陆春满心愧疚,眼泪从心底涌上来溢满了眼眶。

到牛肩山村驻村两年了,这两年来,她缺席了女儿的成长,缺席了对丈夫的关爱,缺失了对待她胜过亲生女儿的二老的照顾!她把全部家庭重担都丢给了工作同样繁重不堪的丈夫,丢给了日渐年长衰弱的公公婆婆!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会唱动听的儿歌,从蹒跚学步到穿着心爱的公主裙翩翩舞蹈,是他们替她履行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不管多苦多累,他们从未埋怨过她,一直默默承担,鼎力支持,温情鼓励,每一次电话接通,他们带给她的永远是温暖和正能量。

“爸,辛苦你跟妈妈了,家里这么多事,我……”陆春想到亲人们为她所做出的付出,想到自己因为心头的另一份责任和执着忽略了这个家,忽略了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子女的责任,她内心的自责像浸满了水的海绵,湿溚溚、沉甸甸地坠在她的胸口。

“傻丫头,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当然要一起克服。脱贫攻坚工作是事关老百姓的大事,你在做的是件让老百姓受益的大好事!这件事情做好了,我们全国实现小康的目标就实现了!这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奋斗了一辈子的梦想啊,老爸如果还年轻,也一定会参与这场大战呢!”刘山的声音充满了坚定。

“丫头,爸爸挺佩服你呢,一个女娃娃,不怕苦不怕累,离开家人跑到大山里去为老百姓做事,就凭这点,我们一家人都应该为你点赞!你做的是事关百姓和国家发展的大事,家里的这点事是小事,不能亲自加入脱贫攻坚战的队伍,我们就做好你们的幕后英雄嘛,哈哈哈……”

刘山推心置腹又乐观幽默的话让陆春湿漉漉的心情重新明朗起来,家人们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内心充满了力量。

大山的夜更静了,就连山对面那条警醒的老狗也睡了,只有山风在她的窗前轻轻流连,与不眠的树叶一起轻舞。

天色还未明,老杨支书就骑着他的“牛肩山第一响”轰鸣着冲进了村委会大院。陆春听到早起的驻村工作队员小蔡冲着老杨喊道:“老杨叔,你大半夜才从村委会回去,大清八早的又跑来了,老公鸡尾巴都给你踩落了啵?”

“哈哈哈,革命老兵心向党,早早见着红太阳。脱贫路上加油干,鼓足干劲奔小康!”老支书边停摩托车,小曲边脱口而出。

小蔡听了,乐得直拍巴掌,一老一小响亮的笑声点亮了牛肩山村委会的早晨。

简单地吃过早饭,陆春和老杨带着工作队员朝着河谷菇棚地走去,半路上老远就看见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老许急匆匆向他们跑来。

“出事了出事了,二狗那帮二流子,带着锄头朝菇棚去了,说是要把竹荪菌挖掉种玉米,咋说都不听!”老许满脸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糟了!昨晚二狗的‘最后通牒’真不是醉话!”陆春抬脚就往河谷菇棚跑。

还没到菇棚,远远地就看到平时空无一人的地里今天吵吵嚷嚷集聚了二三十个村民,有人挥舞着锄头已经开始挖地了。陆春冲上前握住了二狗正要落下的锄头,同时高声朝着村民们喊道:“乡亲们,竹荪不能挖,大家都赶快停下来!”

老支书也紧跟着跑到了地里:“快住手!你们这群花果山的猴子,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村民们看着陆春严肃凝重的脸色和老支书气得变成猪肝色的脸,不由得都停了下来。

“乡亲们,你们听我说,竹荪种植眼下确实遇到了难题,但是菌种并没有死,只是暂时还没弄清楚为什么停止了生长,我们正在寻找问题的症结。相信我,牛肩山的气候、温度、土壤都适合种植竹荪,只要找到问题,大家的辛苦和付出就不会白费!”陆春恳切的语气让村民们的情绪缓和下来。

“陆队长,这‘雪裙仙子’种进去都三个多月了,砸进去了那么多力气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再耗下去,怕也只是耗子搬生姜——劳而无功啦。”二狗扭着脖子闷声闷气地说。

一石激起层层浪,村民们刚平复下来的情绪又开始波动了。

“是啊,这可是我们最好的田地,现在挖棹还赶得着节令种一拨玉米,弥?一点损失,至少猪、鸡的口粮和烤酒的粮食还有着落,要不然扁担挑水两头塌,才是领的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了!”

“就是就是,我看还是不要浪费表情了!挖丢挖丢,省得天天看着日气!”村民们脸红脖子粗地嚷嚷着。

这群说话不转弯的哈尼汉子紫檀色的脸上充满了焦灼,像一只支急了眼的公鹅,直着脖子把瘦小的陆春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内心的焦虑。

陆春面对这群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躁动的乡亲,心中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村民们的焦灼像一张张烫人的巨网把她勒得无法动弹。

村支书老杨拨开人群站到了陆春前面,他双手叉腰站在村民面前,用哈尼语高声道:“大家不要嚷啦!你们叫了半天了,现在能不能听我说两句呢?”人群再一次渐渐静了下来。

“大家要有耐心,要相信陆春伢咪,你们想想,她带着我们干的事哪件没干成?她跟我们说的话哪句是空话?竹荪长不出来她比我们还着急,她和工作队员去菇棚的次数比你们去的次数还多,他们淌下的汗水不比你们少,他们的辛苦你们睁着眼睛谁没看见?我们应该支持他们,不应该干扰和怀疑他们!粮食要真接不上了,到时候就跟我老杨说,我就是去讨去要,也绝不会让你们饿肚子!”老杨的话掷地有声。

村民们看着这个头发灰白、腰身佝偻的老支书,心里清楚这个大家心目中最有威信的老党员许下的诺言不会有水分,大家把卡在脖子里的话咽了下去,带着满肚子的不情愿三三两两的散了。

陆春知道村民们并不是想刻意滋事,更不是想故意为难她。正因为信任,村民们才会毫不犹豫的把最好的田地拿出来种植竹荪。可如今力也出了,气也使了,却迟迟看不见菇床有动静,所有的努力都成了吊在半空中的竹篮,让人看不到希望。

“老百姓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心绝不能动摇,向着幸福美好生活努力的积极性绝不能受挫。”陆春在心里对自己说。

老支书蹲在地上埋头抽了半支烟,突然站起身来扔掉大半截烟头,对陆春说:“伢咪,要不我们请教请教你爸,他了解咱们村的土地、气候情况,又是咱们县的老农科专家了,请他给咱们把把脉,你看给能行呢?”

“行啊,杨叔,我也正琢磨这事呢!养殖业我有一些经验,但是在种植方面,我爸才是专家呢!我这就给我爸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陆春把情况简单地跟公公讲了,刘山沉吟片刻后作出立即前往牛肩山一趟的决定。

陆春急忙阻止道:“爸,不行,你那老风湿腿……再说,家里……”

“丫头,少数民族贫困村的工作确实难做,‘绝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各民族要一起实现小康’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我在党旗下宣过誓,就是永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我在我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前许下诺言,就是为建设我们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到底!所以说,你别拦我,你也拦不住我,哈哈哈……”

陆春被公公的“刘山式”的幽默逗笑了,她心里充满了自豪感,为有这样一个率真、执着到老的父亲而庆幸和骄傲。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年近七十的刘山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牛肩山河谷的菇棚里。这个老农科的工作干劲不亚于一群年轻人,他与老支书寒暄了几句就一头扎进菇棚,一边认真研究着土壤的湿度、空气的温度、菌丝的生长情况,一边向陆春和队员们询问他们研究和积累的信息。

村民们听说老农科员刘山专程赶回牛肩山给大家的竹荪问诊把脉,纷纷自发集聚到菇棚地里,眼巴巴地看着这个他们曾经十分信任的老农科员能给他们一个答案。

直到河谷里夜幕四合,刘山才直起身子。他看着夜幕中紧紧相随不愿意散去的村民,看着围在身边的工作队员们,心头感受到了一份使命感,同时感受到了儿媳陆春肩上这副担子沉甸甸的分量。

“乡亲们,大家不要着急,我刚才认真地观察了解过了,我们牛肩山村的竹荪种植没有大问题!菌种不生长,长不成菌蕾,我看最主要的原因是菇棚通风不好,地里湿度不够,这‘雪裙仙子’缺水又缺氧,它是进入了‘冬眠’状态了,这可能跟大家浇水、通风不到位有关系,我们还得加把劲啊!大家不要泄气,我们都是庄稼人,都知道播种和收获不会在同一个季节,要耐心,要坚持,不能失掉信心!”这熟悉的口音让村民们倍感亲切,让忐忑不定的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

“牛肩山穷了这么多年,不就是因为没有像样的产业么?要脱贫致富,大家必须齐心协力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我们的日子才会有盼头,才会越过越好。大家如果信得过我老刘说的话,从明天开始,就都到菇棚里来,咱们把力气使到位了,我担保这竹荪就一定会雄雄地长出来的!”他落地有声的话语,村民们心中重新燃起了信心和希望,大家纷纷给这个给力的‘老农科’鼓起了掌。

四月的春风在山谷间奔跑,山花摇曳着身姿在暖风中笑红了面庞。

牛肩山河谷菇棚里一派欢腾景象。二狗和村民们丢下了酒盅,把精力都用到了精心料理竹荪地上,起早贪黑地在竹荪地里忙活着,晶莹的汗水砸在菇棚里,长出了累累硕果。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竹荪菌种终于长成了菌蕾。看着挨挨挤挤的菌蕾长满了菇床,活像一串串手挽着手的“鸡蛋”,村民们看到了收获的希望。

当第一拨竹荪成功破蕾开裙,体态优美的‘雪裙仙子’惊艳了曾经为它望穿秋水的村民们。陆春看着村民们欣喜的笑脸,再一次想起公公刘山给大家说过的话:“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是的,苦干、实干、坚持,不忘记初心,不失掉信心,努力终将有回报!

“陆春队长,你过来看,我种出了菇地里最大的一朵竹荪,又精神又漂亮!”二狗远远的朝陆春兴奋地招着手。

“二狗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竹荪长势真好,一看就知道是下足了功夫的呢!”陆春走进二狗的菇棚,由衷地称赞道。

“那是,我那酒可不是白戒的,我把喝酒的功夫都用到这菇地里,你瞧,这不马上要变成钱了么!”二狗看着满菇床长势良好的竹荪喜滋滋地说道。

“是啊,不简单啊,你看你产业发展和易地搬迁建房两不误,真够辛苦的!”陆春看着黑瘦了一圈的二狗说。

“瘦点好,瘦点有型啊,你看哥瘦下来是不是又可以号称‘牛肩山第一帅’啦?”二狗摆了个耍酷造型,眼睛得意地斜睨着陆春,惹得陆春哈哈大笑。

“不过说真的,我感觉自己人瘦下来了,心却踏实了。你瞧,我挨着村委会的新房子快要建好了,以后我爹我妈出进看病方便了,竹荪也马上就可以卖了,这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了!这些都多亏了你和大伙儿啊!”二狗由衷地说。

“二狗哥,咱们一家人用不着说两家话!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往前奔,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接下来,我还要带大家一起尝试在茶树下养‘茶地鸡’,在茶园里套种澳洲坚果树,在坚果树上养蜜蜂,让一亩地变成两亩、三亩,让一份管理实现三份、四份收成。你看,咱们牛肩山村的好日子是不是不远啦?”陆春对牛肩山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哈哈,那我们这山沟沟不就变成了金窝窝了么?那我可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二狗被陆春描绘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他觉得满身的热血都振奋了,内心有种力量在冲撞。

“那是必须滴,等我们的金窝窝筑成了,还怕引不来金凤凰?到那时,二狗哥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嫂子啦!”

“哈哈哈……”两人爽朗的笑声在河谷中循着山风奔跑,河岸两旁的山花在潺潺的流水声中笑红了脸庞。

“陆春伢咪,快上来,你联系的坚果苗到了,咱们赶快回去看看……”村支书老杨骑着他崭新的大五羊摩托车,在河岸上新修好的水泥公路上朝着陆春高喊着。

“哦,太好了!”陆春奔上公路,跨上老杨支书的摩托车,一老一少朝着村委会奔驰而去。

暖暖的山风携着山林馥郁深沉的暗香流淌在这古老的哈尼村庄,它滋润着每一棵老树,温润着每一朵山花,浸润着每一个哈尼人的笑脸。初夏的牛肩山村充斥着生机和活力,洋溢着幸福和美好,在妩媚明快的朝阳下美成了一帧帧图画。陆春的心跟随着这暖暖的山风飞扬,在风中高唱一曲欢歌,在山间吟诵一首好诗,她感觉到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为这山,这人,这村庄。

(本文在“讲好普洱扶贫故事征文”中获小说类二等奖)作者简介张奎,女,哈尼族,年生,云南宁洱人,普洱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宁洱县社科联,喜欢文学和阅读。从事理论性文字工作10余年,陆续在《云南通讯》《云南民族》《学习强国》,《研究与参考》《普洱论坛》《太阳河》《普洱文苑》等省、市级理论、文学性刊物、平台上发表多篇调研报告、理论性文章和散文、游记;参与《文化宁洱》《宁洱民间故事》等全县性文化书籍的撰写、编辑;纪实文学《70后牛倌的致富梦》、散文《记忆深处的村庄》《拾梦菜阳河》曾分别获普洱市文联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比赛一等奖、民族团结进步征文优秀奖、“在思茅的每一天”征文比赛优秀奖。编辑:罗班辉监审:阿杰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gongshi.com/nwytp/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