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而且常在既无医生也无药物时发作。这时,您可知道,利用一个手指头点按相应穴位,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1.头痛:头痛发作时,可用拇指点按合谷和内关穴。点按时向上用力,使酸胀感向上传导。如能两穴同时按压,疗效更好。头痛重者也可配合用手指点按痛点1-2分钟。此法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尤为有效。
2.牙痛:在牙痛相应的面颊上找出痛点,用食指蘸上正红花油,点按在痛点处,用力以局部酸胀为度。一般数分钟内可止痛,如尚遗留疼痛,对上牙痛可在点按患侧下关穴(耳前颧弓下凹陷中),下牙痛选颊车穴(下颌角咬牙隆起处),患侧合谷穴(虎口肌肉隆起处)。每穴点按1-2分钟,即可止痛。
3.咽喉痛: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的天柱穴点按,产生酸胀感,再按压合谷穴5分钟,可缓解疼痛。
4.颈痛:颈痛多由落枕引起,可选位于手背第2、3掌骨头之间略后的落枕穴点按,以酸胀感上传为佳,同时慢慢活动颈部,对痛处有条索状疼痛者,可用拇指进行从上到下的弹拨,几分钟即可治愈。
5.乳痛:在患侧背部4、5椎至肩胛骨之间寻到痛点,拇指点按,可缓解疼痛,或加按患侧肩胛中央的天宗穴,效果更佳。6.岔气胸痛:沿胸痛的肋间上寻相应脊柱旁1.5寸左右有一疼痛点,患者先吸满一口气鼓胸,用拇指在痛点向下点按,有时可感到“咔”的一声响,说明肋椎关节已复位。或按后吸气时用手掌在脊部痛处拍打几下即可。
7.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右手握拳后伸,用中指掌指关节按压位于两肩胛下角连线与脊柱中线交界的至阳穴,拳头抵靠在靠背椅背上,上身向后靠,使拳头尖顶按在至阳以产生酸胀感,直至心绞痛缓解。
8.胃痛:先在背上第5-10胸椎脊柱旁寻找出压痛点或皮下结节,用拳头尖顶压至阳穴,也可由旁人用拇指点压,快者1-3分钟即可止痛,顽固者可加上点压膝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的足三里穴,有显著疗效。
9.胆绞痛:先查出压痛敏感点,一是在胸下8、9肋软骨连接边缘处,即日月穴外侧,二是在8、9椎旁2-3寸处,找出2个压痛明显处,用拇指尖按压,由轻到重,约5-10分钟,即可止痛。
10.腰痛:对急性扭伤引起的腰痛可点按扭伤穴。先屈肘成90(,肘横纹头下2横指,按压有明显胀痛感,拇指点按胀痛以能耐受为度,同时活动腰部,数分钟可缓解疼痛。
11.腹痛:用拇指点按足三里穴和内关穴,10分钟可止痛。重者可用拇指尖点按第2掌骨桡侧中段的压痛点,或9-12胸椎的压痛点,直至疼痛缓解。
12、痛经:用拇指点按位于胫骨内侧踝下缘下方4横指的地机穴和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或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上端寻找出压痛点进行按压。以后在月经前几天,每天数次按压上穴可防止或减轻痛经。
13、四肢损伤疼痛:对疼痛范围较小者,找出健肢痛点相应部位点按,同时活动患处,如右侧外踝处扭伤,痛点在踝尖下,即点按左侧踝尖下,使之产生酸胀感,同时活动右踝。对久伤后局部疼痛表浅者,可用拇指甲一边掐按一边弹拨,也有良效。
用以上方法止痛多有良效,但应注意,在止痛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彻底根治疼痛。
延伸阅读:
快速止痛的6大穴位
一、内关心胸胃
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
内关穴在哪里: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二、妇科三阴交
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在哪里: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李强--扪筋切骨正骨法培训班报名电话/陈主任
年01月11日---01月15日长沙
年01月22日---01月26日武汉
三、面口合谷收
合谷绝对是所有穴道的首选,合谷穴不仅是临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所以口诀叫「面口合谷收」。更有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所以临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针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在哪里:打开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间,两条筋的中间。
四、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阳陵泉在哪里: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五、肚腹三里留
它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
足三里在哪里:膝盖外侧有个有个凹陷处叫外膝眼,足三里就位在外膝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六、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痠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在哪里: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吕晓峰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执业医师,亚健康针灸师,平衡针灸医师,擅长浅筋膜平衡调理,针到痛消,独创浅筋膜平衡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卓著,对于长期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功能性障碍疾病有特效
学术思想:筋膜筋结点致病学说,筋膜阿是穴,浅筋膜筋膜针刺松解术
以“短平快”的方式传承传授。
什么是“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简称“针刺松解术”)
是吕晓峰大夫根据20年针灸临床经验,以中医经筋(即西医的筋膜、神经)为生理基础,以其病理改变所形成的筋结组织为靶点穴,以传统腧穴为坐标,按循证医学为标准,融合针刀医学理念,用传统与现代针刺手法得气为治疗手段所创立一种3秒见效,专治经筋、筋膜病变导致急慢性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脊柱源性内科病有着立竿见影的针刺手法。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发展过程中跨哪些学科整合而成?
传统针灸学
软组织外科学
皮神经卡压学
临床神经解剖
运动解剖学
无菌性炎症
中西医按摩学
筋膜学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的“六精”
1、解剖要精细:解剖学让我们重新认识针灸。
2、病理要精辩:病理改变决定病应该怎么看?怎么治?
3、诊断要精确:筋膜结节组织找到痛病的元凶。
4、取穴要精准:循经筋?循筋膜?循经络?循神经?靶点穴中靶心?
5、手法要精练:手法分层次、分结构、分证型、分幅度、、分耐受度、分程度等。
6、疗效要精彩:疗效要明显、病人有笑脸。
做“明”医,才能成为名医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三快针法、刃针结合西医神经学说、组织损伤学、经络学说治疗治疗脑血管后遗症
治疗超过3个月以及半年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效果尤其显著
2、面三针特效治疗面瘫和难治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
3、扶阳五针治疗男女科疾病以及四肢冰凉,尤其是对男性科疾病尤佳。
4、股骨头坏死7步治疗法。
5、肩周炎的6步治疗法。
6、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除外)7步治疗法。
7、特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8、乳腺增生4步治疗法。
9、颈椎综合症或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相关症状的治疗。
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10、腕管综合征。
11、肱骨外上髁处炎。
12、腰部疾病: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腰大肌损伤腰骶部劳损。
13、下肢肿胀。
14、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症状。
15、踝关节疼痛:内侧疼痛、外侧疼痛。
16、平衡针灸一针镇痛治疗
穴位的取穴、定位、针感以及针法实操演示
升提穴:调理中气下陷。
腰痛穴:腰部疼痛以及疾病。
急救穴:醒脑开窍、抗休克。
偏瘫穴: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昏迷、偏瘫。
鼻炎穴:治疗鼻炎三叉神经痛。
牙痛穴:各类原因引起的牙痛。
明目穴:通窍明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
颈痛穴: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等。
感冒穴:解表散寒、消咽止痛、消炎退热。
咽痛穴:急慢性咽痛、喉炎、扁桃腺炎等。
指麻穴: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胸痛穴: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
痔疮穴:外痔、混合痔、肛裂。
膝痛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髋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
臀痛穴: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踝痛穴: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刺、足跟痛、足底痛。
降糖穴: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肺病穴: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头痛穴: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性头痛(颈椎病)、鼻窦炎等。
腕痛穴: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等。
降压穴:高血压或低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肾病穴: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肩痛穴: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等。
腹痛穴: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肘痛穴: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内外髁科等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
癫痫穴:癫痫。
过敏穴:支气管哮喘、急性寻麻疹、风疹、湿疹、牛皮藓、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瘙痒。
痛经穴: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
面瘫穴: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等。
神衰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痤疮穴:痤疮等。
乳腺穴:急性乳腺炎(3天内效佳)、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肩背穴: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等。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特色是什么?与传统针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您使用的针具是什么?与传统的针刺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筋膜致病学说的由来?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筋膜筋结点组织?它和各类疼痛的关系如何?
哪些常见病因导致筋膜产生筋结点组织?
外感:着凉、空调;
外伤:运动创伤;过度锻炼、骨折、脱位;滑倒跌伤,运动损伤等。
姿势不良:睡眠姿势;驼背,长短脚、脊柱侧弯,体重增加平衡改变。拄拐仗,双拐。
劳损:电脑、手机、提包、躺着看书、侧卧看电视。
内科病:荷尔蒙紊乱、糖尿病并发症、体质怕冷者、内脏病的反应,甲状腺功能低下。
年龄老化。
精神紧张:失眠障碍、疲劳焦虑等。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无菌性炎症。
发炎简化:
炎症五个最重要的体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丧失。
疼痛通常是最突出,既是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又是物理检查时的体征。
筋结组织致病的病理病机是什么?
筋伤,筋结,筋聚,筋走,筋转,筋翻,筋离,筋断,筋挛,最后导致筋缩等病理性改变。
病理改变:跳线:打结,拧劲,卡压,绞索,缠绕,压迫,阻断、断流,阻滞。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如何确定诊断?
症状,体征,查体,穴位查体,触诊等。
康复评估:
主观、客观;症状,体征;功能活动,力量,耐力,筋膜松软,筋结点组织穴消失。鉴别诊断。
为什么要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能快速解决哪些临床疾病?
各种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中风,老年痴呆、巴彬森氏病预防。
忧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关节痛、颈椎病、腰椎病、各种肌腱炎、术后后遗症、运动损伤、颈源性、腰源性内科病、功能性障碍疾病、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吕老师绝技扶阳五针治疗男科疾病效果尤其显著。
每位学员、针灸爱好者都能学会吗?如果学习,多长时间可以掌握您的针刺松解术?
即学,即会,即用,即效,越用越灵。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在原临床上会有哪些提升?
至少提高一倍。
怎样才能更快的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1.了解人体结构,
2.学会按摩,
3.被别人扎针
4.自我练针
针灸扎到哪儿才会有奇效?
怎样去理解传统穴位与筋结点?
筋膜筋结点组织穴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如下:定因、定理、定病、定征、定位、定性、定时、定法、定穴、定量、定术、定论、定义、定人等。
使这些穴位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等客观指标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是因,有是理、有是证、有是法、有是方、有是穴、有是术、有是人、有是效。
怎样区分有效针感和无效针感?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穴位特点:
筋膜组织的“筋结点”:是(阿是穴+靶点穴+阳性点+敏感点+板激点+激应点+压痛点+条索+结节+紧张点等)统称,因为上述穴位物质基础是筋膜增生的病理产物---疤痕组织,故统称为“筋结点”。
它与传统的穴位不一样,是发展了传统的阿是穴的同时结合现代西医激痛点疗法而形成的新理论,可以说他是古代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经筋与筋膜、针灸与手术、按摩与骨伤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不是什么发明而是发现,发现的什么你只是发现了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康复转归预后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而已。一个穴位就代表了一个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康复、转归、预后等全过程,所以说对待每一个穴位对重视程度和重视整体概念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是由吕晓峰老师创建、医院授课
时间与地点:第四十期:年1月14日—1月18日(14日全天报到)北京
咨询报名
培训电话/陈主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