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刚刚开始,忙着看病的学生可真不少。
1月18日,本报医院了解到,小儿外科作为“热门”科室,门诊量翻倍增加,病房也出现爆满情况!!
小儿外科出现择期手术热18日上午,记者来到小儿外科住院部看到,每个病房里都住满了小病号,走廊里设置的七八张中转床位上也都被家长和孩子“占满”,护士们穿梭在人群里忙着给病人换药,一上午都没停脚。
(走廊里设置了不少“中转床位”)
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刘涛介绍,该科室主要接诊14岁以下儿童,目前科室22张病床全部住满,还有很多病人住不下,只能暂时留在走廊中转床位。住院病号中,6到14岁的儿童占50%。每年寒暑假该科室都会出现病房爆满的情况。刘涛分析,这段时间扎堆看病手术,主要原因是平时怕耽误孩子学习,特意选择在假期里就医。
刘涛介绍,病房爆满与孩子们寒假做手术有关。这些择期手术患儿多为学龄儿童,以中小型手术为主。
“比平时的手术量增加了4倍,从早到晚一直在做手术,90%以上是疝气、包皮过长这些可择期的手术。”刘涛建议,寒暑假为此类手术高峰期,病人一定要提前预约。另外,未到上学年龄的孩子最好不要凑热闹,等到开学后再手术不迟,错开高峰期。
胡吃海塞,急性阑尾炎病号翻番小儿急性阑尾炎也是目前小儿外科病号中常见病例,平时一个月接诊10多个,12月以来病号翻了一番。
7岁的成成正躺在病床上输液,他刚接受了阑尾炎手术。成成妈妈介绍,成成喜欢吃零食不爱吃饭,放假后经常往嘴里塞零食,饭却吃不了多少。孩子一开始称肚子疼,在小区附近的门诊当成普通肚子疼治疗。后来症状严重,到医院才知道是急性阑尾炎,赶紧做了手术。
刘涛介绍,假期孩子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天气寒冷等因素,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急性阑尾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细菌入侵等是主要的病因,在患者抵抗力下降时易发。主要症状是腹痛、呕吐、发热等,病情延误治疗后会产生阑尾穿孔形成周围脓肿,炎症进一步扩展则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严重时甚至发生脓毒血症,更甚者导致感染性休克。
对此刘涛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小儿阑尾炎,孩子出现腹痛等异样症状,医院就诊治疗。
(走廊里设置了不少“中转床位”)
寒假玩乐,儿童骨折也增多了刚放假第三天,8岁的齐齐医院。和小伙伴在小区健身器材区玩,追赶时齐齐不小心被绊倒在地。快倒下时,他下意识地用左胳膊撑了一下地面。家医院,经检查他的左臂肱骨髁上骨折,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
刘涛表示,每年医院求治的儿童非常多,如外伤、中毒、气管异物、烧烫伤、动物咬伤、溺水等,其中外伤类最为常见,摔伤造成骨折的情况比较多,特别是追逐打闹造成的摔伤。
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孩子在家时,阳台、窗台的护栏一定要检查加固;孩子易取食的食物应放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易划伤、烫伤孩子的物品也应收起来。大孩子的户外玩耍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并保护到位,以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几率。
■记者:张康|编辑:白天
■推广合作:--
您点一个ZAN,小编的工资就涨一毛~
求赞求鼓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