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虽然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国际化尝试受挫,但这些早期的海外员工,都跟阿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感情。
■文|网商君
DavidOliver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云时的情景。
那是年3月22日,他去新加坡参加一个经济学家电子商务会议。一个月前刚刚在杭州的寓所里宣布要成立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的马云,受邀出席了其中的一个分论坛,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电商潜力的发言。David注意到,台上的其他嘉宾无不西装革履,穿得很正式,只有马云一个人没戴领带。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发言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尽管那时电子商务在中国甚至还没个影,”David回忆到。他对这个小个子中国企业家产生了兴趣,会后主动上去和马云交换名片。记忆中,他是唯一一个去和马云说话的人,“其他人都没有对他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当时的David压根没想到不久之后他为会这个叫JackMa的中国男人工作,更想不到这个瘦小的中国男人有一天会成为世界风云人物。他在当天的日记中甚至都没有提及和马云的这次相遇。“现在回头去看,这是多大的一个疏忽。”8个月后,David成为阿里巴巴最早的“老外”员工,工号40。
和其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新贵,将市场定位在中国国内不同,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初就将其定位为一家国际公司。“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的硅谷”,这句当年他在自己的寓所里对着其他17个创始成员说的话,已经成为一个经典。阿里巴巴因此是最早进行国际化尝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就招聘了不少外籍员工。
在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阿里巴巴的外籍员工一度达到六七十人之多。随着危机的到来,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国际化尝试以裁员缩编、业务重回中国告终。海外员工中的大部分人不得不离开。
虽然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国际化尝试受挫,但这些早期的海外员工,都跟阿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朝阿里人,永远阿里人。”一位前老外员工如是说。这些不同国籍,不同背景和资历的外国人,一起经历了阿里巴巴早期创业那段没钱但充满快乐激情的时光。
离开阿里后,他们不仅彼此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友谊,也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久